人生四十感悟(一):
四十歲,對待生我養我的土地和幫忙過我的人們懷有一份真摯感恩的心境。
四十歲,漸漸明白現實生活中乃至生存要堅持張弛有度、掌握進退有分寸的道理,并意識到這是一個人立足的根本。
四十歲,意識到同行的朋友優秀和出色之處,明白他山之石、能夠攻玉的道理。
四十歲,看到一些人抱著“老婆小孩熱炕頭”的觀念平和而歡樂地活著;一些人在仕途上察言觀色、過五關、斬六將,又邁入一個新的臺階,正可謂春風得意、躊躇滿志;一些人,由于因緣際遇,還掙扎在貧困線上;還有一種人,憑借多年矢志不渝和堅韌不拔的精神,仍出作品、精品,雖身處逆境,卻手提人生的筆,渲染了人生的大氣。凡此種種,不一而足,生命在現實中滿足了自身的種種需要。
四十歲,了解到男人在飽經人生的風雨后,意識到對家庭擔負的職責感、對事業更抱有一份從容中蘊涵活力的踏實和堅定,無形中增添了作為男人的一份成熟的魅力;而女人則更懂得愛的表達、懂得感情的理解和包容,并因為某種歡樂的追求從中發現自身的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。
四十歲,迷戀于一枝妙筆生花的爛漫,雖沒有大的起色,但一向沒有放棄對生命本身的探索。
當然,四十歲面臨著許多人生的實際的問題,“明多之處暗亦多,歡濃之時愁亦重。”應對并不年邁而老弱多病的父親和母親;應對十七、八歲正值青春妙齡、不諳世事的女兒;應對自身生理上因疾病出現這樣那樣的缺陷,應對上有老、下有小的艱難境況,中年背負了人生沉重的行囊,開始爬坡的階段。歷經這種人生的常態,謂之哀樂中年。有朋友感嘆曰悲悲哀哀的日子,其實是言平淡的日子常有的窘境,張愛玲說得好:“從柴米油鹽、肥皂水與陽光之中去尋找實際的人生。”固然如此,也并不妨礙在這窘境的縫隙中產生一絲知足常樂的情緒,其間未必沒有一絲期望的存在。
登上四十歲的臺階,漸漸地明白了婚姻中不為人道的奧妙之處;明白了生命中各個層次的需要;明白了要以整體而不是片面的觀念去對待自身所處的環境;以及以什么樣的心態對待生活的正負面;了解到更多的生命所面臨的生存、亞生存的狀態,慢慢認清自我和自我的發展方向。同時對客觀世界不再拘泥于一事一人一地一山一水的認識,對生、老、病、死能持達觀、坦然的態度。并且,站在四十歲的角度上,回過頭去,看到二十歲、三十歲,向前看,五十歲、七十歲乃至九十歲人生的斑斕多姿,正像春、夏、秋、冬,四時風景,各有不一樣的美。明白人在這個世界上的主體的作用、辨證地去看待一切;明白了怎樣無視身后的'環境、背景、地位而去以一顆純樸的心平等真誠地對待一個人,盡我們一份微薄的力氣幫忙能夠幫忙的人。期待在短暫的人生中把握好生活的每一個細節。
孔子云:“三十而立、四十不惑、五十知天命、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。”到如今是非昔比,四十又生疑惑,七十而逾矩者大有人在:著名詩人鄭敏、鄭玲、七八十歲仍感情充沛而飽滿,寫出的詩活力洋溢讓人愛不釋讀。傅聰七十歲仍每一天彈十余小時的琴,他把音樂當作一門學問,百日不輟、不敢掉以輕心。
“樓上看山、城頭看雪、燈前看月、舟中看霞、月下看美人,另有一番情境。”“松下聽琴、月下聽簫、澗邊聽瀑布、山中聽樊唄、覺耳中別有不一樣。”四十歲,亦在堪與不堪之間獨秀一方,乃至九十歲,垂垂老矣,童心又復。那時,已經歷了哲學家所言的“看山是山、看水是水;看山不是山、看水不是水;看山又是山,看水又是水”的三重境界。一如江浙大家尤無曲,愈近耄耋之年愈爆發出驚人的創作力,畫品每臻化境,竟至爐火純青的境界,俗謂火候到了,即淬出寶劍.
香港作家董橋有一名文云《中年是午時茶》,文中極盡調侃中年的無奈,竊以為,這道午時茶的資料是較四十歲之前最為豐富,較四十歲之后最為雋永,一如徘徊在蘇東坡的大江東去與柳永的雨霖鈴之間.
銅琶鐵板是四十歲;春花秋月是四十歲.四十歲在于相當地認識人生;四十歲還在于相當地體驗人生.
人生四十感悟(二):
人生四十,奔流不息
人生就是不斷攀爬的過程。小的時候,我們在父母的呵護下、蹣跚學步、天真活波的向上走,二十歲,我們意氣風發、躊躇滿志、萬丈豪情的向前沖,三十歲,我們邁開大步、不舍晝夜、勇往直前的去奔波,到了四十歲,我們登上了人生的山腰,看到了美麗曼妙的風景,譜寫著如詩如歌般華彩的樂章。
四十有責,是一個承諾,一肩擔子。四十歲,在家里是頂梁柱,要做一個好父親、好老公、好兒子。在單位是骨干,要做一個好職工、好黨員、好干部。在社會是穩定器,要做一個好鄰居、好伙伴、好公民。所以,四十歲,我們累并歡樂著。[由www.ermdigital.com整理]
四十不惑,是一種高度,一種層次。到了四十歲,我們在社會上摸爬滾打已經多年了,嘗盡酸甜苦辣、悲歡離合,學會為人處世的基本方法,明白社會運行的基本規則,處變不驚,明白一切名利只是過眼煙云,前半輩子所總結的經驗和教訓已經構成最核心的優勢,我們已經變得很強大。
四十有變,來自生理的和心理。四十歲,皺紋悄悄爬上了額頭、眼角、嘴唇;體型開始發福,肚子像個布袋子,裝滿了贅肉,耷拉下垂;白發不經意間,染上雙鬢,鉆進頭頂,我們不禁嘆息:老了!四十歲的身體就像高速運轉的'汽車,需要注意保養、注意維修。人到四十,心理漸變,鋒芒漸息,少了浮躁與輕狂,多了成熟與穩重,這是時間的過濾,歲月的磨礪。
四十要有取舍。有舍才有得,放棄不該得到的,執著應當擁有的,順其天然,沉靜如水,我們應當明白,自我到底需要什么,然后去追求,獲得內心的安寧和踏實。
四十是一篇絢爛的散文,一部跌宕起伏的小說,是一只與風浪拼搏的鳥,是一個夜以繼日采蜜的蜜蜂,是一杯醇綿濃烈的紅酒,是一盞馨香清澈的茶水,是一條大河,奔流不息。
人生四十感悟(三):
人生四十,喜歡遠離喧囂,獨步山林。聆聽流水潺潺,樹葉沙沙,小鳥歸林,蛐蛐唱晚,天然之音,精美絕倫??慈丈章?,云卷云舒,霞光滿天,嘆滄海桑田,變化多端;看春去秋來,大雁南飛,花開花落,秋葉紛飛,嘆殘花落葉“化作春泥更護花”之無私;看雪花漫天,山水失色,寒風呼嘯,虬枝亂舞,嘆山路崎嶇,命運多舛;看種子破土,萬物復蘇,生機勃發,嘆生命之偉大,天地之神奇。感悟春夏秋冬,四季輪回,世間百態,生生不息。人生真諦,盡在其中。
人生四十,愛上釣魚。偕妻攜子,尋一僻靜之處,與山水交融,同釣春江水。如同《南池》意境,“小男供餌婦搓絲,溢榼香醪倒接笠,日出兩竿魚正食,一家歡笑在南池。”釣獲親情,其樂融融?;蚴侨昔~浮竄動,笑看妻兒,時而俯身與魚樂,時而抬頭戲蝴蝶,時而編織柳條帽,時而擷芳于眉間。任心靈馳騁青山綠水,蕩滌心底浮塵;任歡歌笑語縈繞湖畔楊柳,盡享天倫之樂。釣魚之樂,樂在天倫。
人生四十,偶邀知己,小菜幾碟,舉杯同飲,共邀明月,笑談往事,品味人生,直至醉月朦朧,山水迷離……或香茗一杯,半臥亭臺,任清風撫觸,看月明星稀,銀光瀉地。陰柔之美,讓人心醉,猶如醉臥美人之懷,醉于山水之中。
人生四十,如同流入平原的山泉溪流,波瀾不驚。不再有曲折蜿蜒,洶涌激蕩;不再有與頑石碰撞飛花四濺的豪放不羈;不再有“飛流直下三千尺”玉石俱焚的凌云氣概。他們學會了平和,與小魚嬉戲,與油綠的水草相伴,任歲月的柔韌抹去堅石的.棱角。懂得了滋潤水邊的草,呵護岸邊的花。
人生四十,像杯紅酒,酸甜滋味,醇厚濃香。
人生四十,成熟穩重,平靜悠遠,厚積薄發。
人生四十感悟(四):
四十歲,在兒時的眼中是很老很老的大人。當自我已經走近四十歲的門檻時,卻覺得依舊幼稚如頑童。好多事情都還沒有弄懂,怎樣這么快地就老了呢?
不管你承認不承認,不管你理解不理解,四十歲就這么不可抗拒地來到了,并且還伴隨著那些你不愿意看到的.以往感覺到可怕的東西,譬如衰老。
坐在四十歲的樹下,盤點過往的日子,你會發現,不知不覺中,你的思想和行為已經發生了許許多多的變化。
四十歲了,已經變得不慌不忙,不像從前,老是心急火燎的,譬如跳舞。吃罷晚飯,悠悠地走去,然后,往角落里一坐,悠悠地聽,悠悠地看,遇到有人相邀,便悠悠地跳,不像從前,飯碗一丟,赴約似地急往舞場趕,邊往里走,邊東張西望,看到有相識的,便一刻不停地跳將起來,生怕誤掉每一分鐘,如果沒有舞伴,晾在場邊如坐針氈,跳起來后,神經繃得緊緊的,總在研究舞伴下一步會怎樣走,生怕一步走錯,貽笑大方,全無了休閑的情致。而此刻則不一樣了,有人邀請便跳,沒人邀請便看,悠哉游哉,眼前認真練習拉丁舞的兩個小女孩曾吸引了我整整一個晚上。從前人不走完、曲不放盡不走,而此刻只要一有去意,即使再優美的旋律,也不會使我留戀。
是衰老了,還是成熟了?
四十歲了,心境總是淡然如水,不像從前,遇事總是躍躍欲試,唯恐被拉下,被忽視,譬如參加演講比賽。賽前準備階段的緊張絕不亞于一場戰役的運籌。起先是搜腸刮肚嘔心瀝血地寫,凡與主題有關聯的碎片都千方百計地串聯起來,之后是字斟句酌地修改,與主題不太密切的只好忍痛割愛,再就是精益求精地練,真個是語不驚人死不休,最終是滿懷活力地去演繹。獨占鰲頭的輝煌著實讓那顆虛榮心狂喜過長長一陣子,當然,功虧一簣的遺憾和羞慚會久置心頭而揮之不去。而此刻,卻對競技類的節目很不感興趣,若堅辭可是,只好披掛上陣,成了不激動,敗了不氣餒,只可是是為了體現重在參與的精神,真有點寵辱不驚的味道。
是懶惰了,還是練達了?
四十歲了,總是崇尚仁愛與寬容??吹讲铰嫩橎堑睦先?,總會熱心地扶一把,然后再走開,一步三回頭;遇到咿呀學語的小兒,就蹲下來逗一逗抱一抱然后再走;有少年在放學路上打打鬧鬧,還會厲聲喝止,囑其快快回家。“老吾老以及人之老,幼吾幼以及人之幼”,在此時體現得淋漓盡致。受了委屈遭了白眼,也不再像從前睚眥必報,非要討個說法不可,不弄個水落石出決不罷休。而此刻呢,對此頂多只是聳聳肩,搖搖頭,不愿去作辯解,甚至是蒙受了損失也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??偸钦f算了吧,都挺不容易的,得饒人處且饒人。
是膽小了,還是寬容了?
四十歲了,有時也會很寂寞。年少的時候,有人愛,會欣喜若狂,得意忘形,而失去了愛會天昏地暗,死去活來,而此刻,當坐擁這一份寶貴的財富時,也只是藏而不露,會把那份愛織進毛衫,煨入高湯,把生活滋潤得多姿多彩,有滋有味。一旦失去了,也不會惶惶然不可終日,更不會與自我的身體過不去,而是收拾好精神,守望在一個人的世界,當孤獨與寂寞排山倒海般襲來時,更多的是回想從前燦爛的日子,然后長嘆:此生足矣!
是麻木了,還是冷靜了?
四十歲了,常常喜歡回憶,時不時地說上一陣“年輕的時候……”明明白“好漢不提當年勇”,不管別人愛不愛聽,還是要把當年那些美麗開心風光的事說上一遍又一遍,似乎這樣一說,那青春的美麗與驕傲便重又找回了似的。
四十歲了,有時候還很容易激動,譬如電視上某一個鏡頭,報紙上某一段文字某一個圖片,或者鄰家某一段故事,看了聽了,鼻子都會酸,眼睛都會濕潤。
子曰“四十而不惑”,究竟,四十的人生應當是什么樣的呢?正如四季之輪回,此時已是生命之秋了。春花的燦爛固然不再,夏日的蔥蘢亦難再復,然而,秋日的絢爛與飽滿是任何季節都無可比擬的。所以,不要因青春的逝去而憂傷,也不要因老之將至而惆悵,順其天然吧,老成而不失童真,沉穩而不失敏捷,閑看庭前花開花落,漫隨天外云舒云卷,我想,這樣的人生也該是簡便.閑適,富有韻味的吧!
人生四十感悟(五):
在瞬息萬變的今日社會,我們這些70后都被牽著、扯著、拖著、推著不停步的向前走,必須堅持充足的精力去和那些80、90后的年輕小伙子比拼。沒有時間去分析與他們的區別,沒有時間細數自我的年輪,沒有時間停下來照照鏡子,整整衣衫。偶爾聽大學生喊自我大叔時思緒會短路,臉上會出現掛不住的尷尬。
青春在我們那里已經是昨日黃花,大街上手牽手的年輕人和自我的兒女一般大,看著他們稚嫩、干凈的臉,有剎那的恍惚,仿佛20歲的簡便歡樂又回到了身上,腳步也簡便了起來。如果你在路上看到一個腳步突然變得輕快如少年的大叔,千萬別把他的瀟灑當成做作的笑話,更別打擾他沉浸在昨日里的歡樂心境。
這是一個和青春剛剛脫軌的年紀,可是心理上每個人都在有意無意的忽視,繼續和25歲的青蔥歲月藕斷絲連。年輕人玩的我們還玩得起,年輕人做的我們也還敢做,偶爾也能昏天黑地地放縱一下,絕對不讓小伙子的瘋狂。各種欲望,還是會隨著外界的影響時不時地狂轟亂炸,可是反思多了,顧忌多了,說白一點就是現實多了,會不自覺地分析哪些是自我要的起的,哪些是自我要不起的,多了理智,少了沖動。
這個年紀已經習慣了付出,習慣了忙碌。一旦閑下來,我們就會不知所措。職責在我們的意識里已經根深蒂固,我們不會拿著自我的血汗去泡夜店,可是會在家人進入夢鄉以后,為自我沏杯茶。在書房的臺燈下翻開一本能夠讓自我沉浸其中的故事,思想隨著故事中人物的苦樂而喜悲,看到情深處,沒有嚎啕,沒有哽咽,沒有啜泣,只會仰頭張口任淚水順兩腮掛滿臉頰。這種暢快淋漓的釋放會讓我們放下一天的沉悶、壓力,然后看著酣睡的妻兒溫柔的側身躺下,做一個好夢。
我們也不會拿著自我的血汗去天天買醉,可是會在一個人的.時候,打開電腦,放一些經典老歌,倒上兩杯,對著屏幕慢慢啜飲,待至微醺,輕和著鄧麗君的《何日君再來》,慢慢收拾好殘酒,靠在椅背上享受這種慢搖雙肩的悠然。
清冽的酒不再是我們爭強斗勝的武器,不是我們恣意妄為的借口,我們已經能很好的利用它,我們懂得了喝酒的最高境界就是微醺的朦朧狀態,這時候,思想和肢體完全松弛下來,我們能夠沉浸在一段音樂里踏著輕靈、不亂的舞步,去享受一種忘我,卻不會有任何的后遺癥。
我們會時不時約個時間去和朋友談天說地,針砭時政;我們會勸朋友少喝酒,別抽煙;告訴朋友那里的按摩師比較好,那里的健身教練比較好;不再去談夢想,談明天,可是我們會辯論一件事的最佳解決方法,爭得面紅耳赤后再摟著肩唱起屬于我們的老歌。這個年紀,我們更注重和朋友交往,懂得朋友是在家人之外要經常聯系的人,因為僅有和朋友一齊的時候,我們才能夠在自嘲中去學會樂觀,在調侃中慢慢認識歲月來去,也在起哄中找到自我以往的少年。
健康偶有紅燈亮起,突然明白了最該珍惜的是什么,所以生氣時有,可不會郁結,歡樂時有,但少了狂放;應對、盡力、放棄、釋然是生活磨礪后的獎賞;我們明白生活不是做戲,要真誠應對;生命下滑的軌跡,碾過歲月在我們臉上留下深深的溝壑,漸漸積累成一份淡然,把四十歲的女人變得溫潤如剔透嫩玉,婉約像絲柔老歌,溫暖著每一個四十歲男人的心;有時候會以一個旁觀者的身份看待這個世界,感覺所有的苦難都是微不足道的,所有的歡樂都是簡單明了的,然后愜意的慢慢游歷,靜靜欣賞沿途的風景,坐看云卷云舒,笑談百味人生。
四十歲,它讓我們學會了理解、認可各種感情模式,甚至包括對金屋藏嬌的漠視,對第三者的諒解,對忘年戀的淡然。如果設身處地,卻是更傾向于柏拉圖式的付出,因為我們明白性永久不會比沉淀的感情來的久遠,所以在活力面前,我們選擇默默地祝福,遠遠的牽念。有人說這叫精神出軌,比身體出軌更嚴重,可是若沒有身體接觸的燃燒,這種感情傾其一生依舊清涼如水,而一旦跨過這個界限,感情將在絢爛的煙花里燒成灰燼,甚至產生蝴蝶效應,引發海嘯,所謂的感情也將一文不名,所以四十歲,離開活力,選擇沉靜。
四十不惑,不惑昨日的錯,不惑今日的選擇,不惑明天的方向??墒俏覀冞€迷惑著自我的年紀,是不是算錯了?